衡水中学是把刀,剖开中国教育的心脏
本文转载自“南风窗”(ID:SouthReviews)
作者:何焰
衡水中学,在教育界、媒体圈、家长群体,甚至与它毫无关系的社会大众当中,都是个如雷贯耳的名字。
进 入
北京—衡水,向健在两地之间频繁往返,到今年10月,已经整整4年。
最开始,他每半个月一次,跟着一群家长和学生坐上火车,从北京西站出发,拍摄纪录片《开往衡水的列车》。
快速行驶的Y512列车上,坐着的是一群“小候鸟”。他们背着书包,在两座城市之间来来回回,目的是先考上衡水中学。
镜头下的孩子们,最小的6岁,刚上小学一年级,最大的读初三,正准备中考。他们的父母在北京工作,但没有北京户口,寄希望于孩子自己争气,经过衡水中学,再考回北京来。
一个比喻在家长之间流传——衡水中学是普通子弟的重点大学“保险箱”。
它从20多年前的一所“野鸡学校”,到如今广为国人所知,原因不外两点。一是高升学率,连续多年一本升学率在90%以上,每年约有200人考入清华和北大;二是半军事化的管理,纪律严、校门紧,被外界称为“高考工厂”。
拍《开往衡水的列车》时,向健没有联系过衡水中学。因为他没有拍摄需求,也知道没有媒体可以轻易进入这所学校。
直到2018年9月,向健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:“你来都来了,要不干脆帮我们拍衡水中学吧?”
电话对面是衡水市委宣传部部长马福华。
小城衡水计划在全国打响“教育名城”的称号,衡水中学也想在形象上“翻身”,不愿意再被叫作“高考工厂”。
一个月后,向健的另一部纪录片电影《衡水中学》开机。一开机,他就和校长郗会锁吵了一架:“不可能拍成一部90分钟的宣传片吧!”
磨合至今,刚好一年,拍摄工作已经基本完成。明年6月,这所神秘中学将第一次裸露在大屏幕上,等待新的评判。
纪录片电影《衡水中学》拍摄现场
反 差
衡水中学在全国范围内所引发的争议尽人皆知,毋庸赘述。
只有一个地方,听不到批评之声——衡水。一进入衡水市的地界,谤声就如泥牛入海,瞬间消失了。
无论是出租车司机、老豆腐店的老板、酒店打扫的阿姨,还是随口问路的陌生人,本地人说起衡水中学,都表现得很尊敬,甚至对衡水中学的外围信息十分了解。
衡水中学的地理位置、放假规律、趣闻轶事、高考成绩,多多少少,每个人都能和记者聊上两嘴。
其中一位父亲,他的孩子从衡水中学考上三本院校,是衡中毕业生里的极少数,他告诉《南风窗》记者:“我还是羡慕衡中,仰慕衡中,我的孩子让衡中丢脸,对不起衡中。”
在这座河北小城里,衡水中学是最大的“明星”,没有之一。
在衡水中学附近“蹲点”的10天时间里,《南风窗》记者结识了一些朋友。其中有两位为采访提供了热情协助,分别之时,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令人哭笑不得的威胁:“你不要写衡中的坏话,写了就不是朋友。”
出了衡水,便是另一番光景。它通常被看作是一个“铁栏杆”围住了一群“考试机器”,里面的人为了高考,放弃“做人的尊严”。
“不人道”的严格纪律,和近乎“变态”的激励手段,把一大批青春期的孩子教育得整齐划一、争先恐后。大家前胸贴后背地跑操,边跑边喊“我要考清华”“我要上北大”,没有时间好好吃饭,每一天都在试卷的海洋里泡着,把学习成绩当作唯一的目标……
过去关于衡水中学的报道,大概分为两种,一种是记者们的“突围”成果,另一种是学校的自我宣传。
第一种,新闻报道,无论是采写方式还是呈现结果,都常常令人感到沮丧。因为每一个前往衡水中学采访的记者都像在打一场“攻城战”,这所学校自从“高考流水线”的称号广为人知之后,对媒体可谓杯弓蛇影。记者连吃闭门羹,被搪塞,被堵截,是常事。校方一般是缺位的,记者也无法在校园内自由活动,所以最后得到的往往还是观点,而不是事实。
第二种,校方的“宣传”,则大致上只能影响那些本就欢迎它的人。官方网站、微信公众号、播音台,宣传方式多样,今年10月,衡水中学还新开办了自己的电视台,但它的受众群体始终十分局限,不是学生就是家长。“误解”无法因此而冰消。
没有人乐于一直被“误解”。当学校筑起高墙,墙内墙外两种声音各说各话,反差日益增大之时,校方也难免焦虑。
纪录片《衡水中学》,是在模糊的新闻与片面的宣传之外的第三条道路,这是衡水中学敞开心扉来一场“自白”的机会。
亲 历
自白不等于宣传,倘若电影不能中立,则它根本不必存在,对此向健是清楚的。
一开始双方是“拧巴”的,衡水中学仍然希望拍成一部宣传片,向健不同意。学校要求和摄制组每周开一次碰头会,商量拍什么、怎么拍,掌控方向的意图很明显,最后校长郗会锁和向健吵了一架。
向健总会在操场碰到郗会锁。他像之前的历任校长一样,每天坚持和学生一样的作息,5:40起床,春夏秋冬,陪着学生跑操。高一学生远足40公里的活动持续了22年,郗会锁今年45岁,跟着走完全程。
衡中“80华里”远足活动
向健跟车拍摄,一天下来也十分疲惫。他说,衡中的老师校长真辛苦。高三年级主任说,你们不也是一样的吗,从北京来衡水待了4年。
拍电影的人,也像身在电影中。这样的对话在情节里往往就是转折的开始,双方心里一软,就发现对方其实挺不错。它像酒一样,催化心灵。相互理解后,信任就建立了。
后来向健需要拍宿舍生活,校方甚至很快就同意他们与学生同住,只是叮嘱他:“小点声,不要影响学生。”
“全方位、无死角”的意图,拍摄一年,庶几达成。
电影是从距离2019年高考倒计时200天的时候开始切入的,它拍摄了一个毕业班的故事。摄像机架在那里,看着学生们备战高考、进入考场、拿到通知书、走进大学,而衡水中学高三毕业班,又迎来一群新的稚嫩面孔。一个轮回,重新开始。
长时间的注视,让向健的心态发生了转变。
一开始,他心想:“这帮孩子灰头土脸,只知道读书,以后到社会上怎么混啊?”然而长期浸淫于校园,很快发现了另一面:“衡水中学的学生活动真的太多了。”
学校每年都有100多项活动,其中数十项是精品活动。包括高一学生的远足、高二的成人礼、高三的百日誓师。学校里有心理剧社、联合国辩论大会,还有学生自己拍摄的微电影,几乎每一个半月就会有一次大型的讲座,演讲人包括奥运冠军、名校教授、企业家,以及知名校友等。
“应试”的穹顶之下是“教育”。衡水中学显然并不是真的“流水线”,也无法自称是素质教育的乐园。但它确实凭借惊人的高考成绩,慢慢变成了一个平台,聚集了非常多的资源。这里的高考生能进入顶尖高校,特长生能在世界比赛中拿冠军。
在高考查分当天,向健的镜头对准了一个学生——孙熙杰,他的目标是河北省文科状元。分数出来了,669分,全省排名40多位,上清华稳了,但孙熙杰有些沮丧。
时间差不多了,他问:“叔叔您拍完了吗?”向健说,“拍完啦!”孙熙杰说,“那叔叔再见,我要去学习了!”
他又回到了书桌旁。高考已经结束,分数已经出炉。
2019年的暑假,孙熙杰自学了编程技术、新概念英语4,也开始和朋友一起打游戏。什么都不干的时间,也有十来天。
“短暂的学习令人疲倦,但终生的学习不是负担。”向健告诉《南风窗》记者,衡水中学流行一个理论,叫“大考试观”。意思是人生就是一场考试,要学生们提起精神,终生学习,随时应对。
18岁的孙熙杰不太同意。“说人生就是一场考试,有些狭隘。你不要觉得我矫情,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习,学习让人快乐。”
这样的认知,连素质教育也无法反驳,而它出自一名标准的衡水中学学生的头脑。
围 观
孙熙杰给《南风窗》记者讲了一个故事。
高考是“蛋糕”的分配方式,每一个人都要建立分一杯羹的能力。北京和上海的孩子有最好的名师、最好的硬件、最好的信息来源、最好的时代感,衡水和其他小城市或者乡村地区的孩子没有,那么他们就会选择另一条路,去应对竞争。每个人都有自己参与竞争的方式,有人在“快乐教育”中,挣扎着去上一个又一个的补习班,有人在疑似“高考工厂”里,夜以继日,征战题海。
作者 | 南风窗记者 何焰
编辑 | 李少威
排版 | 一点点
南风窗新媒体出品
本文转载自“南风窗”,内容已获授权。
南风窗,中国政经第一刊。
冷静地思考,热情地生活。
如需转载请联系“南风窗”(ID:SouthReviews)。
精彩推荐:
2.80后老师带11名毕业生骑行1800公里。校领导紧张,家长被气住院,有人流泪开车跟几公里